慰藉疏导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9:38: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393页(420字)

疏导教育的具体方式之一。

通过安慰和开导,对被教育者的情绪进行钝化,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要遇上一些不顺心、不愉快或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例如工作失误受到批评或处分;和他人产生矛盾冲突;被别人误解甚至遭到流言中伤;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或打击;恋爱婚姻遭受挫折;亲人突遭伤残亡故,等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在人们的心理上引起恐惧、悲观、烦躁、抑郁、忧虑、悲伤、激愤、冲动等情绪,并由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找出被教育者引起上述情绪变化的具体原因,真心实意地进行同情式、鼓励式、劝解式、希望式的安慰,使被教育者恢复心理平衡后,再循循开导,使其在情与理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感化。

运用慰藉疏导应注意的问题是,慰藉不是无原则的同情与迎合。对于被教育者的缺点和错误,在开始阶段可暂不评论是与非,待其心理恢复平衡后,再论是非,使其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