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冬天理论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1:52: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866页(340字)
对世界核战争后果的一种新的理论推测。
1982年,原联邦德国科学家保罗·克鲁兹和美国科学家约翰·伯克斯提出核战争引起的烟雾对地球大气层将造成严重危害。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与国家宇航局的4位科学家,利用一系列物理模型就大规模核战争产生的烟雾和尘埃对地球大气层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大量的核爆炸所引起的尘埃、大火引起的烟雾将持久不会消失,逐渐弥漫到地球上空,遮挡阳光数月之久,使地球越来越冷,将达到零下18至28度,水源冻结,大地冰封,草木不生,动植物包括人类将大批死亡。
这样,核爆炸后除了产生热(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沉降和磁脉冲外,又加上了“核冬天”对地球气候的破坏。
该理论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上一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