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碣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3:52:2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41页(235字)

碑是长方形石刻。

始于汉代。汉碑一般由趺、碑身、碑首三部分组成。趺即碑座,有方体趺和龟趺之分。碑身用来刻文。

碑首又称碑额,有圭形和圜形之分,多有题额而无纹饰。碣是特立的刻石。

形制在方园之间,上小下大,无严格规制。起自秦汉之际。

后世陵墓前的神道石柱,也有称为碣的。

碑碣内容有颂功、记事、契约、墓碑墓志、经典五类。唐代或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规定五品以上墓用碑,趺螭首,五品以下用碣,方趺园首。后世碑碣混用,成为碑刻的总称。

上一篇:悲剧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