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0:21:2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144页(280字)
亦称“廷试”。
封建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是科举取士最高阶段的考试。汉代皇帝亲自策问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可说是殿试之始。唐武则天曾策试贡士于洛城殿。
宋代殿试成为定制,以后历代相沿。明清时,凡会试中录取的贡士均参加殿试。
分三甲发榜。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3名合称“三鼎甲”,立即授职。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与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其余二、三甲进士再经“朝考”,择优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