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0:22: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147页(396字)

史前发明的日常生活炊器,是三足两耳的陶制容器。

商代早期出现青铜鼎,西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沿用不衰,成为贵族阶级燕享和祭祀的主要用器,同时还被视为“明贵贱,别上下”的等级制度和权力象征的标志。今所见最大鼎是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高达一米多;最小的鼎不足一挎,如西周的赢德鼎。青铜鼎的造型、纹饰、铸造工艺、有铭与无铭以及铭文长短、字体、书体风格等,均因时代而异。总其类,则有园鼎、鬲鼎、方鼎、扁足鼎、异形鼎等区分。

园鼎最为常见,直接源自陶鼎。其它几类大体出于异化。

鬲鼎是分裆鼎,为鼎和鬲的混合体,上部似鼎,下腹似鬲。方鼎是方形四足,以偶数使用为常制。扁足鼎大多是小型的,其足或作兽形刀式,或作兽形卷尾式,或作鸟形扁足,有的扁足还连铸一箅形盘,以承炭火温食。异形鼎主要变化是在足部增设附件或稍加变形,如有的园鼎下有置炭火的托盘,有的方鼎下有屋形炉灶。

上一篇:丁玲 下一篇:定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