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朔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0:22: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147页(309字)

东汉以前的历法中,都是把月行的速度当作不变的常数。

以朔望月的周期来算朔,叫“平朔”。东汉时发现月亮的运行速度不均匀,就设法对平朔进行修正,将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合朔)的那一天定为每月初一日,称为“定朔”。首次载有这种修正算法的历法,是东汉末年天文学家刘洪创制的《乾象历》。他实测得一个近点月内每天月球实际运行的度数,列出每天实际运行度数和平均运行度数之差,由此可以由平朔推求定朔。

隋代刘焯创《皇极历》,把日行(即地球绕日运动)也有迟疾的因素考虑到定朔的计算中去,比过去的历法准确。正式在历法中采用定朔是在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傅仁均制订《戊寅元历》之后才开始的。

上一篇:定陵 下一篇:定县开元寺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