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1:11:4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284页(443字)

本世纪50年代西方出现的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

是把存在主义思想和表现主义方法结合起来的戏剧流派。最初出现于巴黎戏剧舞台。60年代初,英国戏剧理论家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始给这一派定名。代表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等。作品着力表现人生的荒诞性,揭示存在的无意义、无用。剧作往往抽掉明确的时间、地点,行动被压缩以至取消,因而没有戏剧性事件,没有剧情转折,没有结局;用抽象的以至还原为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刻划,人物常常没有姓名,而且大多是卑微、病态、畸型的;台词空洞无物,语无伦次,以至滑稽可笑、荒谬绝伦;演出时,充分借助舞台场景,调动一切舞台手段,把人类的惶惑不安、失落幻灭感呈现在观众面前。

荒诞派戏剧是战后西方社会的一面哈哈镜,曲折地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危机的加深,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到的荒诞和虚无,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因此,在50、60年代成为西方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潮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