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305页(244字)
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
祭酒原意是指古时会同飨宴时,尊长必以酒祭先祖的仪式。后因称年长位尊者为“祭酒”。
战国时,“祭酒”引申为学宫的主持人。
荀子在齐国临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被尊为卿。汉代博士之长,掌管太学。西汉时太学博士之长称“仆射”,东汉光武帝时改称“祭酒”,又称“博士祭酒”。
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主管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国子监,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