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346页(238字)
原为选用人才之意,后成为一种出身资格的专称。
《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荐举,故称“举人”。《后汉书·章帝纪》载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诏:“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以举人为身伤名称,始见于此。唐、宋实行科举取士,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即应举之人。明清科举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有资格进而参加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