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2:20:1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480页(375字)
明代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
位于北京西北约44公里之昌平天寿山下。明代成祖迁都北京至末帝崇祯共十四帝,除景帝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余帝陵都在此(即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思宗思陵)。陵区周围40公里,北、西、东三面环山,以长陵为中心,各陵分列左右,四周设围墙。
正门前为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牌坊和下马碑。门内有神路通各陵。中央神路上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和石华表4个。
神路两侧有石兽24座,武臣、文臣、勋臣石像12座。陵墓规制均呈长方形,陵门前有碑亭、陵门内有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等,宝城内封土下面是地下宫殿,即埋葬皇帝、皇后处。
各陵原设有“监”、“卫”,专司护陵祭扫之事。
明十三陵中以长陵规模最大。
上一篇:明器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