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主义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2:45:1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556页(326字)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流派之一。
它是十九世纪末在美国产生的,流行于美、英、法诸国,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福留耶林,英国的凯尔等。人格主义者认为,人的自我、人格是人的首要存在,是人面对外部世界的精神力量,而整个世界是因与人格相联系才有意义的,自然本身是人格的能力的表现;人格具有自我创造性和自我控制力量;认识主体凭人格的直觉、内在经验就能认识实在;人格内部存在着美与丑、善与恶不同价值的冲突,这是社会冲突的原因。个人的人格是独立自主的,但也是有限的,只有上帝的人格是至高无上的、无限的,是一切现象的原动力,所以人必须信仰上帝。由此出发,人格主义不仅掩饰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阶级根源,而且直接为上帝的创世神学作论证。
上一篇:人道主义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