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2:51:5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575页(500字)

我国古代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分成几个大区,即三垣二十八宿,形成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

三垣即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位于北斗之北,在太微垣和天市垣的中间,为三垣的中垣,包括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常见不没的天区。共有37个星座。其中以北极为中心,左垣八星,为东藩;右垣七星,为西藩。

二者环抱成屏藩状。紫微垣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拱极星区。太微垣为三垣的上垣,在北斗之南,轸宿翼宿之北,共有20个星座。其中以五帝座为中枢,右垣五星,为西藩;左垣五星,为东藩,成屏藩状。

太微垣大体上相当于现在西方的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为三垣的下垣,在房宿心宿东北,紫微垣的东南,共有19个星座。

其中以帝座为中枢,左垣十一星,为东藩;右垣十一星,为西藩,成屏藩状。天市垣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武仙、巨、蛇夫、天鹰等西方星座的一部分。

古代对于三垣的记载,紫微垣和天市垣最早见于《开元占经》辑录的战国时代《石氏星经》中,太微垣的名称到唐初的《玄象》中才见到。到唐代的《步天歌》中,三垣成为三个天区的主体,同二十八宿一起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观测星象的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