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说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5:12:1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953页(404字)
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诗品·序》)在这里,钟嵘对当时五言诗已取代四言诗加以肯定,但肯定五言诗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滋味”,因为它容量较大,能表现比较复杂的生活、比较丰富的感情,“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即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此前的陆机、刘勰,曾以味论诗,如说“阙太羹之遗味”(《文赋》),“繁来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但钟嵘明确地把“滋味”作为论诗的标准,认为有滋味,才是“诗之至也”。
他还指出,有滋味的诗,才能让欣赏者体察玩味,如曹丕的诗“美瞻可玩”,郭璞的诗“彪炳可玩”,谢瞻的诗“殊得风流媚趣”;而玄言诗则“理过其辞,淡呼寡味”。滋味说指出了“风力”与“丹彩”是创造诗味的基础,强调诗歌言情,但不大注意言志作用。它对后世诗论如唐代司空图“辨味”说,清代神韵说影响很大。
上一篇:资政新篇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