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104页(1235字)
【生卒】:1681—1762
【介绍】:
清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字慎修。康熙时诸生。博通古今,精于《三礼》,长于算学乐律音韵之学。
治学注重考据,对清戴震影响很大,开皖派经学研究风气。
一生着述甚多。重要者有《周礼疑义举要》、《礼记训义择言》、《礼书纲目》、《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等。
江永为清代着名古音学家,着有《古韵标准》4卷、《四声切韵表》4卷、《音学辨微》1卷,在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上都有重要贡献。江永研究古音的特点是兼重考古与审音。
考古指他明确提出研究古韵以《诗经》韵字为标准,以经传骚子的韵文作为佐证,反对那种将先秦汉魏乃至唐宋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资料相提并论的做法。又精细地分析了《诗经》的韵例,作为辨识韵字归纳韵部的条件,力求避免误读强叶。讨论古韵时,首创集例列部的方法,将每部《诗经》入韵字汇集排字,分字申述归部理由,分本证和旁证两项。本证为《诗经》韵段,旁证为先秦汉魏古籍韵文,主次分明,源流清晰。
《诗经》不入韵的字,另列为附考,最后又有总论,综合讨论,阐发己见。比较前人体例完善,方法精密。
审音指他运用等韵学理论研究古韵,不仅归纳韵部,还注意辨析字的音节结构,用反切表现其声纽的五音清浊和韵的等列开合,分析更趋精密。
这样,江永不仅在清顾炎武古韵10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古韵为13部,提出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宵幽分部的创见,而且指明古韵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将古韵研究引向科学道路,为清代古音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江永研究中古音的特点,是从宋元等韵学和上古音的角度分析《广韵》音系。他反对明清等韵表现时音的精神,坚持依《广韵》206韵编制韵图。声母方面仍沿袭宋人36字母,不肯移易更改一字。韵母方面按等呼分析韵类,每韵有析至二类三类乃至五六类的。他坚持早期等韵开合两分的分法,不标齐齿、撮口,同时又坚持一二三四等的等列分析,反对明清等韵学家取消两呼四等为四呼的做法。分析等列时,将照二组、喻四纽、三四等混等的四等以及重纽四等字,都并入三等。这些都正确地反映了《广韵》音系的面貌。同时,江永又从古音角度分析韵类,将古今音的流变作为划分中古音类的一项标准,古音不同而中古属于一个韵类的,往往据古音划分为两三个韵类。
另外,他根据中古入声配阳声,上古入声配阴声,提出入声有转纽,二三韵共一入的观点,根据古音和谐声偏旁,将入声一个韵类分析为二三类,各配阴声和阳声。江永力避明清等韵之说,用宋元等韵学说分析中古音类,对后人分析《广韵》音系有很大影响。江永研究等韵,精细审密,对等韵学中平仄、四声、字母、七音、清浊、开合、等列、反切等术语,多能辨析精切,正本清源,为审音而不得门庭者指示了正确途径。他提出的“合口者吻聚,开口者吻不聚”,“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成为音韵学上的着名论断。
但江永研究古韵摆脱不了今韵羁绊,研究今韵,又企图从古音角度来处置字音,不免自生葛藤,是违背音韵学的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