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7:17:08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30页(617字)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和经常。
义即“常常”、“经常”。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昌黎文集·杂说》)③自乾化后,常与晋战。(《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乾化:五代后梁太祖年号。
二、用于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行为、情态的永久性。义即“永远”、“长久”。①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②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汉书·贾谊传》)
三、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施行和情况的发生在过去。通“尝”。义即“曾”、“曾经”。
①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勒:雕刻。主父:赵主父人名。
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史记·淮阴侯列传》)——数(shuò):多次。下乡:乡名,属淮阴郡。
寄食:乞讨食物。③高祖常繇咸阳。(《汉书·高帝纪》)——繇:通“徭”,劳役。
四、表示动作的一贯性。
义即“素来”、“一向”。①圣人常慎其微也。
(《潜夫论·慎微》)——慎其微:谨慎及于自身的细微处。②〔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列传》)——从容:闲适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