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91页(1357字)
助词
用于句首,表示后面发表议论或阐明事实或道理。
①盖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盐铁论·非鞅》)——句义:汉文帝时,没有盐铁之利可是人民富足,现在有盐铁之利可是百姓却很穷困,没看到盐铁之利到底〔给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反而只见到了它的害处。
②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
(《汉书·杨王孙传》)——句义:听说古代的圣贤之君,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白白看着他的亲人死去,所以为此而制定了丧礼。③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司马迁传》)——不复:不再。鼓琴:弹琴。④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
(《史通·叙事》)——句义:叙事的方法,有四种不同的类别。⑤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临川先生文集·答司马谏议书》)——句义:儒者所争论的,尤其表现在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上〕。
名与实的关系明确了,世上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副词
用于谓语前或小句前,表示对情况或事理的大致测估。
义即“大概”、“恐怕”。①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句义: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样的人吧,我不曾见到罢了。②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孟子·滕文公上》)——句义:大概远古时期曾有〔父母亲死后而〕不埋葬其父母亲的人,父母亲死后就抬起来扔到沟涧中去。尝:曾经。
壑(hè):山涧。③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礼记·檀弓》)——句义:舜葬在苍梧的郊野,大概他的三个妃子没有跟随他〔南巡〕吧。④用法益刻,盖自此始。
(《史记·酷吏列传》)——句义:行使律法更加严酷苛刻,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刻:严酷苛刻。⑤其事不传于北齐,因而埋没者盖亦多矣。(《史通·言语》)——传:记载流传。
⑥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柳河东集·封建论》)——句义:分封这件事,经历了古代几个贤明君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和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恐怕并不是不想废除它,而是形势所不允许。
更:经历。
去:废除。
连词
用于因果复句中解释原因的分句前,表示对原因的推断。义即“〔大概是〕由于”、“因为”。
①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孟子·万章下》)——句义:即使〔只〕吃蔬菜喝没有肉的菜汤也未曾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②非用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韩非子·五蠹》)——句义:并不是被秦国任用的人就一定聪明,被燕国任用的人就一定蠢笨,〔大概是〕由于两个国家治乱的情况不同吧。
③岂其人心有异同?盖牵乎视瞻故也。(《罗隐集·谗书·畏名》)——句义:难道人心有什么不一样吗?〔而是〕因为眼界受到限制的缘故罢了。
④江南呼蜜为蜂糖,盖避杨行密名也。(《独醒杂志·卷一》)——句义:江南人把蜂蜜称作蜂糖,〔大概是〕因为要避杨行密的讳吧。杨行密:唐末人,曾为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