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7:31:17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160页(681字)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已经出现或完结。
义即“已”、“已经”。①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诗经·小雅·出车》)——降:放下。②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句义: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③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商君书,画策》)——没(mò):死。暴:侵陵。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史记·秦始皇本纪》)——句义:〔秦始皇〕已经平定统一了天下,对治理国家仍毫不懈怠。
二、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所述事情是在前一动作行为结束后不久便发生的。义即“不久”、“很快”。
①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左传·成公二年》)——句义: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孙桓子因此得免于难。不久,卫国人把城邑赏给仲叔于奚,被他辞谢了。
②既,骊姬不克,晋正于秦,五立而后平。(《国语·晋语一》)。
连词
连接分句,提出推论的前提。义即“既然”。
①若尔,应有二虑。虑既有二,神有二乎?(《梁书·范缜传》)——若尔如此;这样的话。
②既能来至道场中,定是愿闻微妙法。(《敦煌变文集·三身押座文》)③〔刘〕裕既求我不得,遂假一人貌类我者,斩之,以立威声。
(《太平广记·神仙二十九·姚泓》)——貌:容貌。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