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20页(361字)
后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春秋时,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准备大举伐吴。大夫范蠡推荐越国一处女帮助士兵操练武艺。处女在赴任的路上,“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为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仗箖箊竹(一种竹名)。竹枝上颉桥(向上舞动劲疾貌),末堕地(或作“竹枝上颉,桥末堕地”。
按,上飞曰颉;挢,举起。此亦通)。
女即捷(一说捷即接,或直写作接)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于(往)见越王。”
后以“白猿剑术”这个典故比喻善于剑术。
唐·李贺《南园》诗之七:“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即暗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