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334页(300字)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倍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宋史·岳飞传》:“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献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士,可表此心。’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无左验,铸明其无辜。”
据传“尽忠报国”四字为岳母教子时所刺,俗又传为“精忠报国”。后此典喻指竭尽心力,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诗:“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