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典故大辞典

问牛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09:51:01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731页(531字)

汉书·丙吉传》:“尝出,逢清道(天子将出,或有斋祠,遂令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属官,这里当指随从的官员)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指前不问死伤大事,后却问牛喘细事),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方春少阳(《易》四象之一,阳数至九而极,九为老阳,七为少阳,这里当指春天时令)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因)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

’掾吏乃服,以吉知大体。”

汉宣帝时丙吉为宰相,一次到乡间视察,半路上碰到一起群斗死伤的案件。

他认为这是司法部门和地方上的事,应该由职司部门去管,故不加过问。后来他遇到牛因暑热喘气,却去关注询问,怕役使不当,对牛有所伤害,影响了春耕生产大事。“问牛”的典故后常以喻指官吏关怀民间疾苦。

唐·郑谷《送吏部曹郎中邺免官南归》:“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清·林昌彝《亭槛词三章·伊谁请剑斩而头》诗:“创深父老江头喘,官不问民但问牛。”

上一篇:问卖鱼 下一篇:问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