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862页(272字)
《汉书·汲黯传》:“上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人曰:“甚矣,汲黯之戆(音zhuàng)也!’”“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汲黯之言,日益甚矣。’”
汉武帝时,直臣汲黯屡次忠谏,言语触怒皇帝,被指责为刚直而愚,即所谓戆。
后用为咏直臣之典。
唐·杜牧《商山富水驿》诗:“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