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读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19页(1362字)
阿英(1900-1977)原名钱德富。
钱杏邨,是其20年代初发表白话诗作品时最早使用的笔名,另有笔名魏如晦、阿英。安徽芜湖人。文学家、戏剧家和学者,也是现代文坛与郑振铎齐名的着名藏书家。
少年时代在家乡就读。青年时期生活曲折,阅历颇丰。1927年冬与蒋光慈等组织太阳社,是中国现代文学早期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30年代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的文艺活动,贡献卓着。曾与郭沫若、夏衍联手创办《救亡日报》,并成立出版机构“风雨书屋”,主编宣传抗战的《文献》月刊,写作《碧血花》等宣弘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的话剧。1941年冬起,移家苏北,直接从事革命文艺和新闻工作,主编《江淮文化》等刊。1945年以后在文艺界任职甚多。生平收藏与着述甚勤,尤以对中国近代文学资料和文献的整理研究成就最大。着有小说集《义冢》,剧本《李闯王》,史论《晚清小说史》,随笔《夜航集》,辑有《鸦片战争文学集》和《晚清文学丛钞》等。
卒后,由吴泰昌汇集其1927年-1977年部分作品编为《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前有李一氓、柳亚子、夏衍、于伶的序文和忆文,附录有《阿英着作目录》。阿英认为,“无论研究新旧学问,中外学问,对于版本,是应该加以注意的。”(《版本小言》)故生平读书,重视鉴书和访书。其收藏对象,是当日乏人问津的晚清民国间通俗小说、词曲唱本、小报期刊和石印画报之类。
曾以旧书市场为“自己的乐园”,颇得“淘书”之乐。曾自述,“想到自己为着一些书,弄得节衣缩食,废寝忘餐,其艰苦也多可记”,乃写有《海上买书记》、《城隍庙的书市》、《西门买书记》、《苏常买书记》、《浙东访小说记》等访书随笔,笔墨生趣,恳挚可读。
并于1936年写作《海上买书记》至篇末时,以“孜孜写作缘何事?烂额焦头为买书”一语作结,颇传其神。利用丰富藏书,先后纂录有《太平天国的小说》、《红楼梦书话》、《鲁迅书话》、《近代国难史籍录》等专题书目。
生平藏书至10万种以上,于抗日战争期间和十年浩劫时期均有损失。50年代以后定居北京,坐拥书城,居邸位于交道口棉花胡同。据姜德明1979年9月撰文回忆,当时,“一进他正房的客厅,迎面便是一排硬木书橱,摆的全是旧书和期刊。中间案板上也摆满了一迭迭的旧书,那是他刚刚搜集来不及细读的,或者是他正在写作和研究时所用的书,因此有的书还夹有纸条。
走出过堂,经过一个极小的天井,便进入名副其实的藏书室了。旧壁架上全是整整齐齐的、一包包的书。
这些书大多是线装的,一律用毛头纸包装,纸质轻软而又结实,外面用毛笔写了书名和册数。偶然同人谈起一本书,他便领你到了这藏书室,很快便能抽出来。
”(《阿英坐拥书城》)1990年阿英之女钱小云(晓云)则总结道:“七十七年的人生,父亲与书结下了不解的缘份。他一世读书,着书,编书,藏书,爱书。
书,是他几十年痴恋不渝的伴侣;书,融进了他的生命”,而当“文化大革命”开始,阿英书房被封,藏书家被迫“与他的万卷藏书隔绝之际”,他还“痴立于书房门前”,“仿佛他的灵智,他的魂魄,他的生命力,都与那些藏书一起,被一把阴森的铁锁锁住了……”(《一生甘苦书与共》)。身后其藏书于1984年左右被发还,部分藏书1万余册捐赠故乡。1987年,安徽芜湖市于镜湖烟雨墩上建立了阿英藏书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