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读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88页(1281字)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原名乌里扬诺夫。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的创始人。1887年中学毕业后人喀山大学学习,数月后即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而被逮捕流放。
从此开始职业革命者生涯,终生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有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住在萨马松时,向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到了彼得堡后,整天呆在公共图书馆里,向自由经济学会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借阅了大批书籍。1895年他第一次出国,在柏林住了几个星期,有相当一都分时间在柏林图书馆看书。同年回国后即被捕入狱。
他不仅利用狱内的图书室,还要姐姐到图书馆去借书送给他。
1897年去流放地的途中,在克拉诺雅尔斯克呆了近两个月,其间他常去当地一个叫尤金的人的私人图书馆和市立图书馆去看书,因此给姐姐的信中说:“我很高兴,在这里的这段时间不致于白白浪费掉”。列宁一生醉心于读马克思着作,是为了“请教”马克思,以便从中找到对工人运动最迫切问题的答案。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着作是被严格禁止的。
他所读的大都是法文或德文原版书,把其中最重要的、他最感兴趣的都译成了俄文。他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着作,不仅通读原着,经常摘记下无数的摘录,反复阅读,加上自己的读后感和评语,而且还研究了马克思走向某一观点所经历的道路,研究那些曾启发过马克思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推向某一方向的着作,研究了马克思怎样从以前的思想家那里吸取材料。被流放到舒申斯克村以后,他在西伯利亚这个偏远的角落仍竭力设法利用莫斯科各个图书馆的书籍。
他写信给姐姐:“花一些邮费,可以看许多书,我觉得这比花很多钱买不多的书要上算一些。……请你尽可能找旧书商以及图书馆、书店多要些目录寄给我。”从流放地返回后他住在普斯可夫,在给母亲的信中说自己仍“常常跑图书馆”。1902年至1903年去伦敦,他“有一半时间花在大英博物馆里”,并广泛利用了伦敦街上的许多阅览室。而同年在日内瓦,“伊里奇整天都在‘读书协会’的图书馆里”;此外还“勤奋地利用丰富的库克林图书馆”。
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和市区图书馆,因其对读者不方便和管理糟糕而受到列宁的严厉批评。
1914年到伯尔尼后给家人的信中说:“这里的图书馆很好,在利用图书方面我很满意。终日办报的时期结束以后,读读书是很惬意的。”1916年到苏黎世后,认为该地的图书馆比伯尔尼好得多,因此“我们呆在这里的时间可能要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他非常称赞瑞士的图书馆,并由此想到了革命后如何整顿俄国的图书馆事业的问题。国内外共40多个图书馆留有其借读的足迹。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的工作室更以藏书丰富引入注目,阅读的则就更加宏博了。对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尤其尊重,毫无特权观念,并严格按规定办事,深怕影响普通读者借阅。
有一次他想向图书馆借外文词典,考虑到工具书一般不外借,就写了便条和图书馆商量:如果按规定这类出版物不外借,可否晚间闭馆后借出,我连夜使用,次日一早即归还。馆方表示可以白天借给,但列宁恪守诺言,坚持晚上借出,白天开馆前送还,这样连续多日,从不有误。
参见 列宁批注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