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读书大辞典

苏特兰论畅销书

书籍:中国读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3:54:2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261页(829字)

约翰·苏特兰是英国文学社会学家、书评家。

伦敦大学教授。主要着作有《写作中的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与出版商》、《小说与小说业》和《畅销书》等。他的工作任务之一即是研究畅销书,他对“畅销书”这一文学社会学现象有较深刻的认识和论述。他指出,“畅销书”一词源出于美国。1895年,美国《书籍发行者》杂志开始按“订数多少的顺序”为读者群提供书籍排行榜。这种作法逐渐为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所接受,演变为“现代畅销书制”,形成了如下鲜明的特点:作者在成书之前就已将作品预售给出版公司;出版商精心设计封面、装帧,并和音像、电视、电影等行业公司协同行动,通过广告和设立图书奖等手段大力加以宣传、推销;重视信息反馈,建立细密的销售网,达到极大的销售量。

这种畅销书制既有利也有弊。它可为作者和出版商带来巨额收益,并使“盗印的惯例寿终正寝”。他认为,畅销书在思想意识方面,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某些需求,给人刺激,提供慰藉,富有疗效,或唤起共鸣,影响时尚,亦可在某些敏感的政治问题上向公众灌输或控制其观念。但也可能激起波动、放纵,起一种破坏性的社会作用。在早期,畅销书排行榜的“严谨的统计,显然受到图书业和广大读者的信任”,不仅扩大了图书销量,也为一些读书俱乐部增添了光彩。但是,由于出版商越来越多的考虑是能不能赚钱,而不是“能否对我们的文化有所贡献”,从而使畅销书成为“只有行情的和名目全新的标准化产品”,以致“评论界对畅销书不屑一顾。

对畅销书作一些模拟评价成了广告师的份内事”。同时,由于“读者在一时的兴致、习惯、偏见、共同的忧虑和变幻无常的热情驱使下忽东忽西,无一定走向”,使“畅销书年年有变,其动向无法预测”。作家对图书业日渐增长的实用主义也怨声载道,忧心忡忡,而对畅销书意识大为反感。

以致于在1979年,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为首的美国50位最有名的作家、评论家曾联名抗议,号召对新设的“美国图书奖”进行抵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