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431页(965字)
明代(1368-1644年)制作刻印的图书版本。
明本书数量浩繁,类型众多。明成祖永乐初年编撰的写本《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共有22937卷,装成11095册,全书约三亿七千万字,辑录古籍七八千种,几乎囊括了明代皇家藏书楼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明代中期,铜活字印刷在江苏的无锡、南京、常州一带得到迅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铜活字印本。万历以后,套版印刷又在安徽歙县和浙江湖州一带盛行起来,其中尤以湖州闵、凌两家套版彩印图书最为着名,数量也最多。稍后吴发祥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胡正言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和《画谱》,更进一步采用饾版或短版拱花技术,使彩色套印工艺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明代官刻机构众多,中央以经厂和南京、北京两国子监刻书为主,钦天监、太医院及各部院也有刻书;地方则各地藩府、各省布政司、按察司、各府县及儒学、书院也都刻印了大量的图书。
明中期以后,家刻也异常兴盛,涌现出一大批着名刻书家和众多精美的刻本,如吴县嘉趣堂影刻了宋本《大戴礼记》和《六臣注文选》,震泽王延喆影刻了宋代黄善夫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其质量之精,可与宋本相媲美。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刻书600余种,藏版10万多块,其中以《十三经注疏》、《十七史》、《六十种曲》、《津逮秘书》等最为着名。明代坊刻极度发达,特别是万历以后,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建阳、南京、苏州、湖州、徽州、杭州、北京都是书坊聚集之地。仅南京三山街和太学前,可考者就有50多家。各书坊的刻书数量也极大地增加,一家所刻之书常在百种以上。据统计,明代仅万历一朝的刻书量就超过了宋、元刻书数量的总和,故明本书传世极多。
明本书就风格和质量而论,可分为明初、明中期和明晚期三个时期。明初刻本较多地继承了宋、元刻本的风格,浑穆淳朴,字体凝重,纸色发暗,人谓“黑棉纸”,但刻印都很认真。中期复古风起,影宋、翻宋刻本较多,纸张洁白,人称“白棉纸”,书品宽大,质量较好。
自正德、嘉靖年间,刻书字体发生重大变化,横细竖粗,横平竖直,整齐方正,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印刷字体,世称“宋体”,又叫“匠体”、“硬体”。
万历以后刻本多用这种字体。明末刻书既多且滥,校勘不精,臆改作伪,妄删妄添,弊端百出,且用纸一变而为竹纸,质量普遍较差。故后人对晚明刻本评价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