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题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448页(810字)
文字书于前者称“题”,书于后者名“跋”。
藏书题跋是专指写于被收藏的典籍图书卷册前后(有时在书卷中间的隙处)的题识文字。题跋一体,是北宋以来才盛行于世的文字。苏轼、黄庭坚、欧阳修、陆游都是此体的着名作家。藏书题跋显然受历代的字画碑帖题识语和唐代藏书家的“题卷末语”的影响。历宋元两代,为藏书写跋已蔚成风气,作手林立。至清末,时德辉在《藏书十约》中已将藏书题跋作为藏书必备技术之一,列为专篇讨论。
藏书题跋同中国传统的解题(书录)有所不同。解题是一种介绍书籍作者、卷次、版刻、旨意、内容正误等情况的文体,“各详其卷帙多少、撰人名氏而品题其得失,故曰解题”(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目录学之意义及功用》),如宋藏书家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题跋和解题的区别,正如王云五主编的《续修四库提要》之八(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对黄丕烈的题跋所评价界定的那样:“既非如《直斋》之解题,又非如《敏求》之骨董。”即谓不同于《直斋书录解题》和《读书敏求记》只是古籍解题着作。清代的藏书家几乎无不作题跋文字。何焯、鲍廷博、陈鳣、钱泰吉、顾沅、卢文弨、蒋凤藻、潘祖荫、杨循吉、叶昌炽、莫友芝、叶德辉,近代藏书家如缪荃孙、王国维、邓之诚、叶恭绰、伦明、李盛铎、莫伯骥、傅增湘、阿英、西谛、孙犁等均是着名的藏书题跋作家。
从明清藏书家的题跋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考据类题跋和艺文类题跋两个流派。考据类题跋可以顾广圻的《思适斋书跋》为代表,艺文类题跋可以黄丕烈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20世纪上叶以来,藏书题跋的搜集、整理、研究,受到书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如清代藏书家吴寿旸的《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59年)、陆心源的《仪顾堂题跋》(浙江十万卷楼1890年刻本)、清代瞿氏的《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初版)以及张元济《涉园序跋集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