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诗稿
书籍:中国读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9:16:1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273页(594字)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早岁曾入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26年开始创作新诗,是“现代派”诗歌的公认代表。1928年8月发表着名的《雨巷》,从此在诗坛声名大振,有“雨巷诗人”之称。1932年赴法国留学,1935年回国,1938年去香港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香港沦陷后,曾被日军逮捕,备受折磨仍宁死不屈。1949年回到大陆,以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主要着作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的《戴望舒诗全编》。《望舒诗稿》于1937年1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收辑了《我的记忆》与《望舒草》两集的全部作品以及《望舒草》后新作四首,共63首。诗人在这本集子里,抒发了以爱情为契机的个人的哀愁,表达了自己隐秘着的灵魂,以极其曲折含蓄及至隐讳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幽夜”般的黑暗现实的不满。他写出了低沉酸辛的回忆,抒写着对生活的寂寞和厌倦。他也追求着理想,但理想又是那样迷濛渺茫。他也写出了对黑暗政治的愤懑,但又有着不可解脱的绝望和颓丧。
当然,诗集也不仅仅是哀怨又彷徨的诗行,也有少许反映现实生活的具有开朗心胸、笔调明快的篇章。从总的倾向上看,诗集写出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不满现实的又难找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变化,有着一定的意义。诗集受象征主义影响甚深。
意象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的表现手法,具有一种朦胧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