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灵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346页(756字)
俄国作家果戈理(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голь,1809-1852)着。
中译本由满涛、许庆道据苏联文学出版社1949年《果戈里全集》第5卷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果戈理出身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大索罗钦采镇的地主家庭。
中学时代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和普希金诗歌的影响。
中学毕业后在彼得堡国有财产和公共房产局谋事。
1831年首次发表小说,同年结识普希金,转任彼得堡爱国女中历史教员。1834年任彼得堡大学世界史副教授,一年后辞职,专事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狄康卡近乡夜话》、《狂人日记》、《钦差大臣》(剧本)等。《死魂灵》是果戈理最重要的作品,小说通过乞乞科夫走访地主收买“死魂灵”(人已死去而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以发财致富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农奴制俄国的乡村和外省省城上流社会的现实,被公认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全书2卷,第1卷发表于1842年,第2卷是未完成的残稿,写于1843-1845年间。
作品的中心人物乞乞科夫出身小贵族,为达到发财目的,不惜践踏任何道德准则。在省会某市,乞乞科夫千方百计结交省长、税务厅长、警察厅长等大小官僚,然后向该地地主购买“死魂灵”,企图将其当作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巨额押金。丑事败露后,乞乞科夫逃之夭夭。
果戈理通过乞乞科夫与一大批贪官污吏、各类地主的交往,广泛展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予以无情的讽刺和愤怒的鞭挞。书中所揭露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批判倾向,产生了巨大影响,“震动了整个俄国”。在创作第2卷时,果戈理的思想发生转折,不赞成通过革命途径解决社会问题、转向宗教和道德的探求。在思想、艺术上,第2卷与第1卷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批判的锋芒已大大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