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接受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1399页(672字)
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着。
中译本由周宁、金元浦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本译出,与美国霍拉勃(R.C.Holub)的《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合刊,题名《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姚斯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与W.伊泽尔合称接受美学的双星。《走向接受美学》是他的代表着作,包括5章:(1)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2)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3)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4)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解释学;(5)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以波德莱尔的诗“烦厌(Ⅱ)”为例。其中发表于1970年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被公认为是接受美学的宣言性的理论纲领。
姚斯从文学史研究入手,全面阐述了文学的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首次提出文学史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接受美学是针对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社会和现实的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而提出的,姚斯特别强调并揭示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进而以接受意识变化为依据,对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地位、评价和影响的历史变化作出了成功的解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同时,姚斯受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G.Gadamer,1900-)解释学的深刻影响,把接受美学的理论着眼点建立在主观观念上,从而否定了评价的客观基础,背离了唯物论的反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