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等级差价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價格辭典》第535页(900字)
国家商业部门根据棉花等级标准,分别制定的各个等级的收购差价。
我国现行棉花等级标准。是从1972年实行的,也称新标准。
新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包括棉花品级、长度、水分和杂质四个指标。
其中品级和长度指标与级差有关,在价格上采取“从价处理”办法,水分和杂质指标与准重率有关,采取“从量处理”办法。
此外,为了补偿籽棉在轧花过程中的衣分亏损,在价格上实行金额补贴的办法。
棉花品级是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轧工质量分为七个等级,以三级为标准品,七级以下为等外棉。
棉花品级是棉花质量的一项主要依据,现行品级差率1~4级为纺棉,等差6%,五级及以下棉花成熟程度较差,质量低,级距大,差价幅度大。棉花长度是指棉花的棉纤维长度,是决定纺纱支数和成纱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纺织配棉的重要依据。棉纤维长度以2毫米为单位计算,从23mm至33mm共分6个档次,以27mm为标准级。
现行长度差价率,在标准长度以上等差为6%,标准长度以下等差为-5%。
棉花水分、杂质和准重率:国家规定棉花有标准含水率和含杂率,含水率为10%;含杂率皮辊棉为3%,锯齿棉为2.5%。在实际核定中,含水率和含杂率不足或超过标准时,实行补扣。
因此棉花的计价重量不是实际的除皮重量,而是符合标准含水含杂的“标准重量”,通常称为“准重量”,在计算棉花准重量时,先要求出准重率,然后计算准重量,其计算公式为:
准重量=除皮净重×重准率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编制皮辊棉和锯齿棉准重率表,通过查表可以直接查出准重率。
棉花等级差价是按照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分等定价的原则制定的,合理的等级差价,贯彻了按质论价的原则,对于促进棉花质量的提高和满足纺棉的需要起着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