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33页(384字)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原是佛教语,指人的本性。后借指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面目:面貌,泛指事物的整个外形、状态。
[出处] 《六祖坛经·行由品》:“(慧能谓惠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惠)明上座本来面目。”
[功能、例句] ①作介宾短语的宾语。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一个材料,经过几个转手以后,可能与本来面目大相径庭。”②作定语。韩小蕙《悠悠心会》:“这其实已经不是本来面目的我们个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同义] 庐山真面目
[反义] 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