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595页(354字)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旧时儒家所主张的道德标准。仁义:仁爱和正义。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
[功能、例句] ①作主语。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②作宾语。
《别了,司徒雷登》:“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
[同义] 成仁取义 仁至义尽
[反义] 假仁假义 不仁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