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自若
书籍:新编成语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30 03:25:52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689页(441字)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张。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自若:不变常态。
[出处] 元·脱脱《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功能、例句] ①作状语。熊向晖《周总理的魅力》:“周恩来举杯四顾,仍然微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敬酒免了罢。他放下酒杯,继续泰然自若地同胡谈话。”②作谓语。陈慧瑛《竹叶三君》:“S君泰然自若,我说什么,都显得多余。”
[附条] “泰然”。鲁迅《阿Q正传》。
[同义] 泰然处之 从容自若 神色自若
[反义] 惊慌失措 心惊胆战 六神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