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生理心理学辞典》第144页(264字)
抗胆碱药。
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碱中分离出来。中国首先发现。其化学结构与东莨菪碱很相似,在中枢及外周的抗胆碱作用比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稍弱,毒性比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小,但如过量服用,会引起幻听和幻视等心理机能障碍。研究表明,它对大白鼠的分辨学习和记忆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错误反应增多,反应时间延长以及防御性条件反射的出现率降低;还能使家兔全皮层出现高振幅慢波,使脑皮层电图条件反应受到明显抑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神经科学界常用它替代东莨菪碱,用于制备学习和记忆障碍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