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书籍:新中国建设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2-04 04:22:1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中国建设大辞典》第412页(689字)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颠倒、虚幻的反映。宗教是由三种要素组成的:宗教经典(教义),宗教情感和宗教仪式。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管哪一种宗教,它们都采取感性的,粗俗的形式宣传创世说;它们宣扬盲目崇拜、盲目信仰神灵偶象,把世间一切说成是“神赐”的;它们颂扬怯懦、自卑、自甘屈辱、顺从驯服,麻痹人民的意志;它们与科学相对立,扼杀科学、禁止进步思想,敌视理性。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是剥削阶级奴役被剥削阶级的思想工具。它渗透到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维护反动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历史上被压迫群众曾利用宗教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同统治阶级进行斗争。但最终宗教只能起瓦解、涣散群众斗志的消极作用。

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解释自然现象,不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作梦是怎么回事,就产生了灵魂不死观念。而后把自然力人格化,形成了万物有灵论。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压迫给人们带来了比自然灾害更加深重的苦难,在人们尚未认识到社会压迫的根源时,便产生了祸福命运由神操纵的观念。而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竭力支持宗教,把它作为麻痹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它经历了: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由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由氏族宗教发展为民族宗教,最后到世界宗教的产生。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它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彻底消灭而自动消亡。

上一篇:审美观 下一篇:新中国建设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