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仓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08 21:16:47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182页(436字)
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而设置的仓库。
渊源于战国李悝的平粜和汉桑弘羊的平准。《汉书·食货志》说,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在边郡筑常平仓,在谷贱时用高价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
后因各方反对作罢。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改作常满仓。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北魏孝文帝时均建常平仓。北齐征“义租”,在州县设仓存储。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设常平仓于各地,开皇五年(585)始设“义仓”,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亦称“社仓”。在收获时,劝课人民积储,荒年取出赈济。
唐初置义仓及常平仓,中经刘晏整顿常平法,颇见成效。元和中,将常平仓和义仓合并,改称“常平义仓”。宋初重建义仓,也设常平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用常平仓积谷作为贷本。
南宋朱熹提倡“社仓”,也设义仓,由官吏和乡绅控制,并订立一套较完备的制度。金、元亦设常平仓。
明有预备仓。
清初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中叶以后,常平仓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