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歌(三)

书籍: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06 18:17:4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国演义词鉴赏》第114页(1021字)

【原文】:

吾皇提剑清寰海(1),创业垂基四百载(2)

桓灵季业火德衰(3),奸臣贼子调鼎鼐(4)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5)

群盗四方如蚁聚(6),奸雄百辈皆鹰扬(7)

吾侪长啸空拍手(8),闷来村店饮村酒;

独善其身尽日安(9),何须千古名不朽!。

【赏析】:

这是刘备二访隆中时,听到的石广元和孟公威击桌而歌。

上面是石广元所唱的歌词,下面是孟公威对唱的歌词。石广元和孟公威对歌表达的虽同一主题,而二人所倾吐的侧重点却不同。前者借历史人物抒发了对人才与机遇的感叹;后者从汉朝四百年治乱的现象说起,表明了对运数清醒的认识。如毛宗岗所批注:“前歌是吊古,此歌是感今;前歌是嗟遇,此歌是自慰。一唱一和,如相赠答。”

这首歌词分为两个层次:前八句概括了汉朝的运数。

自汉高祖刘邦开创基业,至东汉末年,已历四百年。按照五行说,汉朝是火德,至汉桓帝、汉灵帝时运数已尽,即“火德衰”。由治入乱必然出现奸臣窃命、怪异叠出、群雄蜂起……历史的流程是由冥冥之中的天数所驾驭的。那些贤士基于对社会现象的这种认识,便采取了天命难违,只得洁身自好,隐而为乐。

后四句便表达了这一层意思。

天命所在,知其不可为而决意不为的是隐居的贤士。

他们啸傲山林,恬淡自乐。“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采取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这是中国封建文人传统的心理,以隐为洁,以安为高。其形成的社会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因官场风云变幻,朝奏夕贬,如履薄冰,于是崇尚功成身退,独善其身;有的因社会动荡,既无兼济天下之途,又无君臣遇合之机,于是耻于言利,淡于功名,独善其身。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儒道互补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自我超脱的心理机制,但这并不等于欲念泯灭,甘老林泉。

他们一方面为自己超脱尘世的纷扰,看破红尘而自豪,“长啸空拍手”;一方面又为自己建功立业、竹帛永垂的功名化为梦幻,苦闷悲愁,借酒浇胸中块磊。他们一面追求独善其身,恬淡宁静;一面又难以泯灭功名的欲念,只好用反语“何须千古名不朽”而自慰。

从小说叙事艺术审视,写诸葛亮的好友披露出的矛盾心理,从侧面映衬诸葛亮从隐居到出仕的心理历程。笔墨虽泼洒在他人身上,而神韵却凝聚在诸葛亮身上,真可谓多笔一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