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折桂令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元曲三百首辞典》第213页(926字)
【原文】:
弊裘尘土压征鞍(1),鞭倦袅芦花。
弓剑萧萧,一迳入烟霞。动羁怀西风木叶(2),秋水蒹葭(3)。千点万点,老树昏鸦(4);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5)。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6)。
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
正是伤感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曲牌名】:双调
【原文作者】:白贲
【意译】:
破裘衣上沾满尘土的征人,骑着马儿匆匆而行,挥动着的马鞭,卷起濛濛的芦花。
腰间的弓和剑,叮噹作响,迳自融入茫茫的烟霞。西风落叶,秋水芦苇,牵动我旅人的愁绪。远处千点万点,黄昏的乌鸦绕着老树飞舞;空中三行两行,南飞的雁群哑哑鸣叫,落到平坦的沙滩。西边弯曲的小河沿岸,有人撒网捕鱼,有人乘筏垂钓。
东边断桥靠小溪的山坡上,有那竹篱茅舍的农家。满山遍野的经霜红叶和金黄野菊,使秋色更为浓艳。
正是这令人伤感凄凉的时节,远离故乡的征人又在天涯海角到处飘荡。。【点评】: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萧瑟秋风中单骑独行的孤凄形象及悲凉的心情。
此曲可说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敷衍和铺陈。人物、环境、情绪、主题等等,都基本相同,甚至袭用了《秋思》中的很多词语,如老树、昏鸦、人家、西风、天涯等。所不同的,主要是将秋色秋景进行铺叙,作了详细的描绘,使色彩更为丰富,情绪更为悲凉,意境更为优美。
全曲主要是写景,虽然有西风、落叶、老树、昏鸦这类萧瑟的秋景,但是那盈盈秋水边濛濛的芦花,马鞭一挥,随风飘扬;那阵阵哑哑叫鸣的秋雁,忽然间飞落平沙;曲曲水湾中渔人撒网垂钓,傍溪山坡上点缀竹篱茅舍;满山遍野的红叶黄花,烂漫开放,这种种景色,都是非常优美而生动的。
如果没有开头、结尾两句,可以说是一幅绝妙的江南秋色图。正因为有头、尾两句,一切景语都变成了情语,渗透着“伤感凄凉”的情绪。
头一句,点出此曲的人物及其身份,仅用弊裘、尘土、征鞍三个词交代,十分简洁而鲜明。特别是中间用一动词“压”字相连接,就更为生动、恰当,说明这位征人已经长途跋涉,疲备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