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7册天文学、地球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第134页(570字)

喻德渊着。

地质出版社1959年8月版。36万字。绪言讲中国地质学的任务、目的、方法以及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第一章讲中国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主要讲大地构造问题。

作者广泛吸收当时国内外(主要是前苏联)学者的观点,基本上采用槽台学说(但又强调我国陆台的非典型性即活动性),较早地提出了陆台复活即活化的观点。在构造分区上,认为我国东部是一些比较稳定的陆台,而西部则以褶皱带为主。

把中国分为陆台区和地槽区,分别包括4个和6个大地构造单元:即陆台区的华北陆台,华南陆台,塔里木、柴达木及准噶尔盆地,北满过渡地块;地槽区的蒙古海面褶皱带,天山海面西褶皱带,祁连(昆仑)海西褶皱带,秦岭海西(或淮阳)褶皱带,滇藏燕山褶皱带,喜拉雅褶皱带。第二至第十一章分别阐述所分10个单元的地理环境、地层、区域地质、沉积相、构造、岩浆活动、地质发展史以及矿产等。对当时研究程度较高的华北陆台、华南陆台、北满过渡地块等阐述较详。第十二章是中国地质总论,综述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和中国地层,并讲述各期岩浆活动和中国几种重要矿产的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由于受时代局限,缺少绝对年龄数据,在地层划分上难免不确,如把北方震旦系与南方震旦系视为平行关系等。但作者所提南方澄江砂岩之下的浅变质地层不属结晶基底,应另列一系,在今天看是正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