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00336 中国语言学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5册语言、文字》第37页(812字)
王力着。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18万字。
采取广义的语言学概念,全面地叙述了中国2000年来汉语研究的情况,系统地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除“前言”、“结语”外,按四个时期分为四章。
第一章,训诂为主的时期,讲述语言研究的萌芽时期——先秦的语言研究情况和当时的哲学家们关于语言理论的见解,重点介绍两汉文字训诂学的主要着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分析了它们的体例,指出了它们的价值和缺陷,同时论述了这个时期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韵书为主的时期,叙述了反切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切韵》、《广韵》、《集韵》、《平水韵》等韵书,论述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切韵》的性质,它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及其对上推古音、下考今音的巨大价值;还介绍了受印度“声明”(梵语语法)影响而形成的等韵学及三派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和《字母切韵要法》的结构、特点与它们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同时对六朝到明代的文字训诂学着作也作了扼要的介绍。第三章,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详细论述了清代学者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分析了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等“说文”四大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缺点,重点介绍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还论述了这个时期古音学的研究和训诂学的研究及清末甲骨文出土后古文字学的兴起和它取得的成绩。第四章,西学东渐的时期,论述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现代科学的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下形成的过程,着重论述了中国语法学的形成和发展,还论述了西方汉学对中国语言研究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高本汉古音构拟的学说;最后论述中国描写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重点介绍了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是中国第一本论述中国语言学发展历史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