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3765 青海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438页(605字)
向理平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版。29万字。共9章。第一章论述地貌、植被、土壤、气候、水文对土地形成、演变和构成各种土地类型的影响。第二章将青海省土地分成河湖滩地、湿地、平地、绿洲地、平缓地、台地、河谷沟谷地、沙漠、戈壁、低山丘陵地、中山地、山原、高山地、极高山地等类型,分别论述。第三章论述土地的形成、演替及分布规律。第四章按青海省土地资源的适应性,分成宜农耕地类、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和不宜农林牧土地类,进行论述,并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卫星影象图。第五章介绍青海土地利用的历史与现状。第六章从土地利用方面探讨合理利用耕地和林地资源以及开发、利用养鱼水面问题。第七章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的同一性、方向的一致性、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将青海省土地分成东部山地农林牧区、祁连山地牧农林区、青海湖南部牧农林渔区、柴达木盆地牧农林渔工矿区、青南高原牧农林区等5个利用区,进行论述。第八章从宜农荒地类型、宜农荒地资源、以及开垦宜农荒地应注意的问题方面进行论述。第九章论述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壤盐渍化。书中有地貌分带、总辐射量、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土地结构、垂直布带等示意图26幅,表42种。书后附“青海省1/250万土地资源图”图例、青海省土地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资源图及青海省卫生影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