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5505 财政与信用教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628页(499字)
邓子基主编。张亦春、邱华炳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35.5万字。阐述社会主义财政与信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业务知识,理论与实务并重。共11章。第一至四章为财政篇,阐述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职能、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原则、形式、渠道,税收的性质与作用,现行的税制及涉外税收;财政支出的原则,支出项目及支出管理;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形式及现行体制的利弊;第五至十章为信用篇,论述社会主义信用的本质、职能、作用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及银行的职能、作用;中国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及其客观数量界限与期限性;中国信贷资金的运用,贷款制度的基本规定以及金融信托业务;货币理论,中国货币流通管理,包括货币发行管理、现金管理、存款货币流通管理、外汇管理,以及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最后一章论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各自的平衡及4个方面综合平衡的标志、措施、策略及重要意义。注重补充反映中国体制改革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做法与经验,吸收作者及学术界的科研新成果,在结构上把财政与信用分开,使问题阐发更加集中、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