梼杌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古書典故辭典校订本》第405页(305字)

①古代传说中的恶人;一说本怪兽名,后用来比喻恶人。注家多认为指禹的父亲鲧。《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táo wù桃误)。晋代杜预注:“谓鲧,梼杌,顽凶无俦匹之貌。”《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梼杌”注:“谓鲧也……《神异经》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佷(hěn狠),一名难训。’按言鲧性姒,故号之。”②春秋时楚国的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上一篇:桑榆 下一篇:古书典故辞典校订本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