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386页(1276字)

【生卒】:1894—1968

【介绍】:

原名瑜,字宝珊,以字行,甘肃天水人,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幼年,入私塾。13岁,赴兰州入水烟厂学徒。后应募入湖北新军协编杨缵绪部当兵,调驻新疆伊犁,旋被提升为司书。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新疆参加伊犁起义。1912年2月,随杨缵绪率部开往伊犁以东,在精河、沙泉子一带与清军激战,并一度代理指挥。

战争结束后,被送入伊犁将弁学堂学习,毕业后升任参谋。1913年,避通缉,潜往宁远俄国领事馆,旋回甘肃故里。

1914年,赴陕西,与同盟会会员刘蔼如等相聚于华山,组织共学团。1916年,在陈树藩部胡景翼团任连长,参加驱逐陆建章和讨袁世凯活动。1917年,与胡景翼加入靖国军,响应护法运动。1921年11月,胡部接受改编,为陕西陆军暂编第一师,任该师岳维峻旅第二团团长。

1923年1月,授陆军步兵上校。1924年12月,任国民军第二军第七师旅长。1925年4月,任第七师师长;8月,授陆军少将衔;9月,加陆军中将衔;11月,任国民军第二军北路总指挥;12月,任直隶军务帮办。1926年4月,当选为西山会议派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委员;9月,冯玉祥任命为国民军联军援陕副总指挥。

1927年1月,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后任国民军联军第十七路军总司令;6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旋兼任第五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1928年2月,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0年6月,继樊锺秀任第八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至上海法租界蛰居。

1932年1月,任甘肃省政府委员;3月,兼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6月,兼任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1933年4月,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一度代理省主席;11月,改任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衔。1937年10月,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

1938年,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并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6月,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晋陕绥边区总司令。1948年1月,任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49年1月,代表傅作义赴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谈判,在和平解放北平协议上签字;8月,任兰州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2月,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苏友好协会甘肃分会会长。

1953年1月,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4月,任甘肃省政协主席;8月;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任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2月,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6年,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8年10月,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2月,任民革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59年4月,任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4年9月,连任甘肃省省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1月,连任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8年11月27日,病逝于北京。

终年74岁。

上一篇:邓警亚 下一篇:邓鹏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