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静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442页(922字)

【生卒】:1902—1987

【介绍】:

又名人俊、人静、养初、仁宇、敬云,化名列尔士,笔名子云、澄宇、刘竞人、刘一宁、刘亦宇,后改名刘宇,湖北应城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生。

武昌博文书院、私立中华大学中学部及大学部毕业。参加恽代英创办的“互助社”。

1918年7月,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物理系预科,继入哲学系,后入英语系,参加“五四”运动和少年中国学会,并成立克思学説研究会。1920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北京共産主义小组成员。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産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与邓中夏创办《先驱》;同年9月,到莫斯科参加共産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继又出席少共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回国后,出席中国共産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共産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后回到北京,曾主编《政治生活》,并在《中国青年》、《嚮导》等刊物上撰文宣传革命。1926年,赴莫斯科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并列席共産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大革命失败后,对共産国际将革命失败的责任推给陈独秀的做法表示不满,赞同托洛茨基对中国革命的分析。1929年,借绕道欧洲回国之机,私自到土耳其访问被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并将托洛茨基为中国草拟的纲领带回国内。回国后,执行托洛茨基的指示。

任“托派”上海临时委员会书记。1935年,被中国国民党逮捕,狱中发表《节制资本雏议》,被托派开除。1937年出狱后,不愿认错回党内。1938年,通过黄季陆的关係进入三青团中央任宣传处科员;后任第十战区政治部宣传科长。1939年冬,任西安战干四团上校教官,教授俄语和历史。1944年,转任陕西省教育厅编审、西安《正报》主笔。

抗战胜利后,任《民主与统一》主编,《前綫日报》、《时事新报晚刊》主笔,国民党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声明向党认错。1950年,在北京师範大学任教授。1951年下半年,调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又任特邀编辑,并从事翻译工作,译有普列汉诺夫等人的一些哲学着作和其他理论着作。晚年,任国务院参事会参事。1987年8月5日,因车祸身亡。

上一篇:刘仁航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