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1303页(919字)

【生卒】:1888—1948

【介绍】:

原名超,安徽寿县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生。

青少年时期,曾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07年回国,加入中国同盟会。

参与1908年成基领导之炮营起义。辛亥革命时,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并与陈独秀结识。

1914年底,转赴上海,以卖文为生。1915年,在上海参与新文化运动,为《青年杂志》撰稿人之一。1916年秋,赴安徽芜湖任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兼授英语。1917年秋,创办安徽省学生自治会,并倡议创办工读学校、平民学校。1918年,创办商业夜校;同年,成立安社,并编辑出版《自由之花》报。1919年7月,被解聘后,又转入芜湖第二农业学校执教;同年,寒假辞职,转赴上海。

1920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産主义小组。1922年8月,赴德国留学,入哥廷根大学。

1925年春,归国;任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特派员,创建中共芜湖特别支部;12月,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6年1月,任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党团书记。

并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常务委员,兼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9月起,任中央军校长沙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3月,任武汉国民政府财务委员会委员;同月,任安徽省政务委员会委员;4月,在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增选为执行委员。

后任国民党中央四川特派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7月,参与南昌起义的联络準备工作。起义后,任革命委员会秘书。

随起义军南下广东受挫后,到香港从事联络工作。1928年起,一直追随陈独秀。

1929年11月,被开除中共党籍,参加托陈取消派活动。后在国立北平大学任教。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高亦逃亡香港。1937年,陈独秀出狱,高由香港赴南京。

1938年5月,随陈独秀赴重庆,定居江津县,以卖文度日。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后,撰写《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一文。1943年起,在重庆先后发表古体、长篇回忆録《九死一生记》等。1946年春,随《新民报》社迁往南京。

1948年春病逝。终年60岁。

着有《九死一生记》回忆録。

上一篇:高凤谦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