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册》第927页(2876字)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乌梅丹(《普济方》卷三九九引《医方妙选》)、乌梅安胃丸(《饲鹤亭集方》)、杀虫乌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安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组成】: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用法】:
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功用】:《医方集解》: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胃腑发咳。
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①《伤寒论》: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又主久痢。②《圣济总录》:产后冷热痢,久下不止。
③《玉机微义》:胃腑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④《寿世保元》:胃冷,蛔虫上攻,心痛呕吐,四肢冷。⑤《谦斋医学讲稿》: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久病腹痛、呕吐、下痢、蛔厥。
。【宜忌】:
①《伤寒论》:禁生冷、滑物、臭食等。②《谦斋医学讲稿》:性质毕竟偏温,以寒重者为宜。
【方论选录】:
①《注解伤寒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
②《内台方议》:蛔为阴虫,故知阳微而阴胜,故用乌梅为君,其味酸,能胜蛔;以川椒、细辛为臣,辛以杀虫;以干姜、桂枝、附子为佐,以胜寒气而温其中;以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以人参、当归之甘而补缓其中,各为使。③《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吐蛔,仲景立方皆以辛甘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风木耳!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则治其本也。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也。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化虫佳剂。久痢则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临证举例】:①蛔厥《重庆医药》(1980;1∶22):龙某某,女,22岁。
1961年9月诊治。突发胃脘偏右疼痛四日,呈阵发性,发时痛如刀绞,如顶如钻,坐卧不安,展转躁烦,恶心不止,呕吐苦汁,汗出身冷,四肢厥逆,畏寒发热,白睛微黄,病后在某医院检查:T38.7℃,P100次/分,BP110/80mmHg,血:白细胞13000/mm3,中性84%,淋巴16%,剑突下偏右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诊为“胆道蛔虫病”。门诊观察三日,迭经解痉、镇静、利胆、输液,抗感染等治疗,罔效。余诊其脉弦数,舌尖红,苔黄滑。诊为“蛔厥”。拟乌梅丸作汤剂:乌梅15克,黄连9克,黄芩12克(因黄柏缺代之),炒川椒9克,细辛3克,桂枝9克,干姜9克,制附片12克(先熬一小时),南沙参12克,当归9克。二帖尽剂,诸症消失。
继以乌梅丸3克,日二次。越五日,体力恢复,劳动如常。②胆道蛔虫病《福建中医药》(1958;3∶9~11):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病3例。用法为每日3次,第1次9克,然后每次3克。
药后第1日症状即减轻,3~4日后症状基本消失。③久痢《河南中医》(1984;5∶32):张某某,男,38岁,已婚。主诉:腹痛,少腹下坠,大便带白色粘冻,八年余。
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每当发病时,腹部下坠有便意,轻微里急后重,大便日行6至8次,粪便色白如涕,不带血,有腥臭味,服西药痢特灵等效果不佳,又多次服中药芩、柏、连和参苓白术散等亦不见显效,病时轻时重。
1975年6月来本院就诊时,面色苍白少华,体倦泛力,形体消瘦,口苦口粘,但饮食如常,脉缓滑无力,舌质红,苔薄白稍腻。余深思,患者罹病日久,收涩止痢,健脾止泻等法,前医用之罔效,不宜重蹈覆辙,古人有训:“初痢则泻,久痢则补”,“久病多虚,新病多实”。
本证当属寒热错杂,正气虚惫之证。余将乌梅丸变汤剂加减治之,药物:乌梅30克,细辛3克,桂枝9克,党参30克,附子9克,川椒6克,黄柏12克,当归9克,米壳6克,黄连9克,诃子肉15克,炒扁豆30克,干姜炭12克,煅龙牡各30克。
水煎服。六剂服后,腹痛下坠除,大便日行减至2至3次,粪便中粘冻物大减,有阳气鼓舞回升之象,按原方续进十剂,第三次来诊,大便粘液止,日行一次,粪便色黄成形。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发。④厥阴消渴证《四川中医》(1985;2∶11):蒋某,女,51岁。
1954年8月5日诊。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凉后即感头痛发热恶寒。
经治疗头痛发热已解。近两日来口渴引饮,日进四五壶(每壶约盛8磅)水,亦不解渴。
前医用益胃汤罔效,昨日又服人参白虎汤,反渴甚。症见脉细弱,小便清长,四肢厥冷,渴饮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虫一条。辨证: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也。上热则消渴,下寒则溺清。
老年体弱,阳不温煦则脉细弱,肢冷,故断为厥阴消渴证。
用乌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翌日复诊,口渴大减,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参、附,益气温阳,两剂而愈。
。【现代研究】:
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机制《福建中医药》(1960;6∶29):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乌梅丸有麻醉蛔虫的性能,达到了抑制蛔虫蠕动的作用;2.乌梅丸能作用于肝脏,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3.乌梅丸由胆汁排泄,改变胆汁的酸碱度;4.服乌梅丸后能使Odd氏括约肌弛缓扩张。
因此,初步推测乌梅丸作用机制有二:一是服乌梅丸后使蛔虫麻醉,失却固有附着肠壁的能力。由于胆汁分泌增加,冲击这些没有活动性的蛔虫,而退回十二指肠;二是由于服乌梅丸后,改变了胆汁的酸碱度,使胆汁逐渐趋于酸性,蛔虫本来有恶酸好碱的特性,此种改变,使胆道成为不利于蛔虫生存的环境,蛔虫能通过弛缓扩大的Odd氏括约肌退回十二指肠,而使胆道蛔虫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