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夏汤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 更新时间:2018-09-21 20:40:5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第799页(1069字)

【方源】:

《金匮》卷中。

【组成】: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用法】:

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主治】:

脾阴不濡,胃虚气逆,朝食暮吐;膈间痰饮,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

①《金匮》:胃反呕吐。②《肘后方》:膈间痰饮。③《外台》:呕,心下痞坚。④《三因》: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

。【方论选录】: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

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水扬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②《金匮要略心典》: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

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

③《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食暮吐。

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粪如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临证举例】:

噎膈《医宗必读》: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则噎,胸中隐隐痛。

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长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

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

若泥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其能愈乎?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予也。

上一篇:大半夏丸 下一篇:大半夏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