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事件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41页(441字)
1926年3月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冯玉祥部为防止奉军在天津港口登陆,敷设水雷封锁塘沽,并对外国使团的无理抗议提出三项条件:外轮需有引水船引导,可免炮击;外轮需悬自国国旗;入口外轮之华人,由国民军检查等。后为避免与帝国主义者直接冲突,取消第三条,并于12日开放大沽口。但规定外轮不得再为奉军运兵送械,外轮入口不得使奉舰尾随混入。当天下午三时,日本军舰两艘驶入大沽口,有奉舰数艘尾随。驻守炮台的国民军在旗语制止无效后,发空炮警告。日舰竟还以实弹。国民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奋起反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并向日使提出抗议。但日本帝国主义反向中国抗议,纠集《辛丑条约》签字各国公使,于16日提出最后通牒,限四十八小时答复。17日,各帝国主义军舰云集大沽口达二十艘之多,驻在天津的外国军队也准备协同动作,进攻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开展抗议运动,尤以北京为最激烈,迫使帝国主义不得不放弃联合侵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