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战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809页(625字)

指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从1946年12月起,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有了新的高涨,逐步形成为与人民解放战争相配合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斗争的第二个战场。1946年12月底到1947年1月初,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几十个大城市,五十多万学生,相继举行罢课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士兵强奸北京大学女生的暴行,要求美军撤出中国。这一斗争,迅速获得了工人、教员和其他人民群众的支持。1947年5月14日,上海各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内战。同时,发生了上海八千工人、学生包围国民党警察局的事件。这一爱国运动,立即扩大到南京、北平、杭州、沈阳、青岛、开封等许多城市。国民党反动派对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采取了极端野蛮的镇压办法。5月20日,同时在南京和天津殴伤和逮捕学生百余人,造成有名的“五二〇血案”。但是学生的爱国运动,在广大人民支持下,并没有被镇压下去。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学生罢课示威运动,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界人民的反美反蒋斗争,当时遍及六十多个大中城市。1948年5月间,上海学生又同文化界、新闻界和其他各界一起,展开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复活的爱国运动。这个运动也迅速地扩展到其他许多城市。直到全国胜利为止,学生的爱国斗争从未停止过,给了国民党以严重的打击,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灭亡。

分享到: